任丘历史,书法奇才王法良

2022-07-01 197

任丘历史,书法奇才王法良

任丘历史,书法奇才王法良

任丘历史,书法奇才王法良

王法良(1848-1909),字弼臣。清末高阳县山岸村(该村 1953 年划归任丘)人。书法家。攻颜体、汉隶,尤其擅长模仿。故宫彩画时,王法良挥毫献艺三大殿,一举成名。
王法良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王金台清咸丰三年(1853)癸丑科进士出身,官至云南司郎中,平生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王法良自幼聪慧,然而学业欠佳,父亲感到很是困惑。是这个孩子贪玩?不是,他在读书上一直是认真刻苦;或者是他天性愚钝?也不是,对于经传、文理,他是一点就通,毫无障碍。王金台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到他的作业,见字迹严谨工整,一笔一画,中规中矩,才领悟到他的意趣所在。于是便让王
法良舍弃别的课目而专攻书法。一段时间后,他所写的毛笔字不仅结体产密,笔画厚实,而且苍劲秀拔,格调高古,显示出一个优秀书法家所具有的潜质。他父亲看后十分高兴,对他在书法方面更是着意培养,并且为他创造了很多优越条件。先是购买历代名家字帖供他学习、临摹,后来又把家乡在书法方面很有名气的教书先生王斌请到北京,聘为家庭教师,专门辅导他学习书法艺术。王法良也没辜负父亲的期望,整天除去吃饭睡觉外,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读帖、临帖、揣摩和练习。炎炎夏日,他不怕酷暑,常常热得挥汗如雨;凛凛严冬,他不怕严寒,刻苦习字一如往常。几年下来,他所用的笔墨纸张如堆如垛,不可胜数,书法技艺逐渐达到极致:他仿写的汉隶及其他名帖都达到了较高境地,即便同代书法家的作品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尤其所临的颜帖更是达到几可乱真、难辨真伪的程度。
曾经有这样一件轶事。一天一番练字之后,王法良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他找来几把黑豆放到碗里,又倒上水,看着黑豆皮在水里慢慢起皱。发涨,又回到几案旁拿起毛笔……第二天,他把一些黑豆水涂在所仿颜体字帖上,揉搓几遍,把它整新如旧,然后拿着字帖来到荣宝斋画店请掌柜鉴定,结果被认定为真迹并以400两银价收购。后来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到这儿闲逛,见到字帖,如获至宝,用500两银子买了回去。翁同龢兴冲冲走进翰林院,正好碰上吏部尚书李鸿藻(高阳人,与王法良父为世谊)。便拿出字帖给他欣赏,说:“李大人,这字帖是颜鲁公(对颜真卿的尊称)的真迹,如果有人有这样的功力,将来彩画故宫,更换三大殿匾额,皇上准保满意。”李鸿藻仔细端详一会儿字帖,对翁同龢笑笑说:“这字帖不是颜鲁公真迹,是我的友侄王法良写的。如果不信,你揭开宣纸,一看就知道了。”翁同龢半信半疑,依照李的话把宣纸揭开,果然里面有“粥臣书”的落款,这才信服。
光绪二十二年(1896),皇帝下诏命彩画故宫三大殿,更换画额,广招各地书法家试写。仅翰林院就有20多位学士应试,但都没有中选。鸿藻听说后,请翁同龢代为推荐了王法良并获得批准。于是光绪皇帝下旨命王法良献艺。接旨后,王法良饱蘸浓墨,稳住笔锋,“太和”“昭德”“贞度”三匾额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光绪看后连连称赞。从此,王法良名声大振,一时与精通颜体书法的钱沣、何绍基有“三鼎足”之称,向他求写碑文、匾额的王公大臣更是接踵而至。
此后,王法良回归故里,闭门研究书法,为家乡父老撰文写碑,宣统元年(1909)去世。

返回目录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QQ:1041041913

敬文网 视频教学 任丘历史,书法奇才王法良 https://www.4913w.com/23312.html

常见问题
  • 因播放器国内已经停止了更新,部分电脑可能会无法观看视频,大家可以下载谷歌浏览器或者猎豹浏览器访问。
查看详情
  • 本站收录良好,如果您想推广或者投稿的作者。本站是不收取费用的,只要申请账号官方审核即可。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