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历史,十二连桥遗址

2022-06-25 535

十二连桥遗址
十二连桥遗址,位于任丘、安新、雄县交界处,具体位置在苟各庄镇枣林庄村北千里堤的转角处十方院至安新县赵北口村北侧,总计绵延 3.5公里。原为明清时期京德古驿道上一处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它地处京畿、白洋淀咽喉,沟通南北,水陆交汇,不仅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且12座相连桥梁建筑风格各异,景色宜人。可惜现已无存。
十二连桥中,有8座桥为明朝弘治年间所建,另外4座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其有木桥4座、石桥8座,其中水桥 11座、旱桥1座,形状、长度各异。据乾隆《任邱县志》载:“明弘治年间,知县孙檠建石桥四座,木桥三座,后知县刘守臣重修。”“清康熙十一年,知县刘日光捐奉倡修一桥,曰刘公桥。”“雍正三年,怡贤亲王以旧桥卑隘滞碍又增建四桥,使积淀之水畅然东注。”从桥的建筑特点看,主要为多孔拱桥;从桥的作用看,除便利行人陆路交通和汛期宣泄白洋淀之水外,也起到了点缀风景之用。
十二连桥最北的名为易易桥(又名月亮桥、月漾桥),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单拱桥。该桥的北桥头有石牌坊一座,北面书“燕南赵北”,南面书“碧汉层虹”,字体刚遒有力,为明代著名将领李文忠所题。路旁有高大界碑一块,篆刻着“燕南赵北”四个字。易易桥后自北向南依次为航洪桥(又称新桥)、普渡桥(又称炮台桥)、广惠桥、通济桥(又称徐家桥)、景苏桥(又称赵北口南第一桥)、迎喧桥(第二桥)、延爽桥(第三桥)、拱极桥(第四桥)、太平桥(又称洪桥)、来薰桥。另外,广惠桥旁有座旱石桥名为御碑亭桥(又名皇亭桥),为连桥之十二。在来薰桥南桥头有石牌坊一座,北面书“宝土卧在”(一说“宝土卧龙”),南面书“地界瀛州”。当年,此处交通便利,河汊纵横,荷香四溢,十二连桥串联一起宛如碧波彩虹,为秀美白洋淀边一著名人文景观。由于十二连桥景色优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吸引了许许多多文人赋诗著文,赞咏连桥。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讴歌十二连桥的诗文作品千首有余。清乾隆皇帝初春来白洋淀春蒐围猎时也曾写下《鄚州道中》组诗,其中一诗写道:“虹偃长堤十二桥,垂鞭那觉驿路遥。两行烟柳春犹浅,万顷冰湖雪未消。”清代任丘举人王应鲸在《赵北口即事》中则直接把燕南赵北及十二连桥嵌入诗中:“燕南赵北口谣传,十二虹桥色映天。广惠碑亭留禹迹,恩波万顷漾清涟。”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抗日军民为阻止侵华日军疯狂进攻,曾几次忍痛破路拆桥,而两座牌坊均毁于日军之手。1946年,十二连桥和赵北口一起划归了安新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根治海河,于1965年建枣林庄水利枢纽工程,1968年废除赵北口村南六桥,建溢洪堰大型水利工程,在防洪蓄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十二连桥仅存广惠桥,但也已改建为混凝土结构。可惜那飞桥连架、气势恢宏的景观不复存在。十二连桥虽已消失,但留给后人的历史、传说、诗文,却印证了十二连桥昔日引人入胜的风光和醇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任丘历史,十二连桥遗址

返回目录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QQ:1041041913

敬文网 视频教学 任丘历史,十二连桥遗址 https://www.4913w.com/18131.html

常见问题
  • 因播放器国内已经停止了更新,部分电脑可能会无法观看视频,大家可以下载谷歌浏览器或者猎豹浏览器访问。
查看详情
  • 本站收录良好,如果您想推广或者投稿的作者。本站是不收取费用的,只要申请账号官方审核即可。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